平津战役纪念馆

平津战役纪念馆

平津战役(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,台湾称作平津会战)是国共内战“三大战役”之一,1948年11月29日开始,1949年1月31日结束,共64天。林彪、罗荣桓、聂荣臻、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,以北平、天津为中心,以伤亡3.9万人的代价,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,13个军50个师共计52.1万人,解放了北平、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。
纪念馆于1997年建成,占地4.7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.4万平方米,平津战役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廉政教育基地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文明单位等3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称号, 2016年12月,入选《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》。2017年12月,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营地名单。
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建成,大力弘扬了先进文化,坚持落实“三贴近”,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,充分展示了天津对外宣传窗口的良好形象,为弘扬革命传统,培育民族精神,提升国民素质,促进精神文明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
序言

自从1946年6月,以国民党进攻中原为标志,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以来。经过两年的战争,双方态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国民党由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,再到战略防御节节败退;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主动进攻,两年歼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余人。当时,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,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,而且被我军分别钳制在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中原、华东五个战场上,能够进行战略机动的兵力已寥寥无几。敌我兵力对比,已由战争初期的3.4比1缩小到1.3比1;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运动,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空前的支持。从以上来看,双方态势朝着有利于共产党这一方,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了。

序言

自从1946年6月,以国民党进攻中原为标志,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以来。经过两年的战争,双方态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国民党由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,再到战略防御节节败退;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主动进攻,两年歼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余人。当时,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,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,而且被我军分别钳制在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中原、华东五个战场上,能够进行战略机动的兵力已寥寥无几。敌我兵力对比,已由战争初期的3.4比1缩小到1.3比1;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运动,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空前的支持。从以上来看,双方态势朝着有利于共产党这一方,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了。

序言

自从1946年6月,以国民党进攻中原为标志,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以来。经过两年的战争,双方态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国民党由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,再到战略防御节节败退;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主动进攻,两年歼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余人。当时,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,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,而且被我军分别钳制在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中原、华东五个战场上,能够进行战略机动的兵力已寥寥无几。敌我兵力对比,已由战争初期的3.4比1缩小到1.3比1;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运动,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空前的支持。从以上来看,双方态势朝着有利于共产党这一方,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了。

  • 纪念馆

商圈展示

五凤楼

王氏宗祠“合一堂”为该村明代御医王典所建,该祠堂大门按圣济五凤楼形式建造,一对汉白玉抱石鼓为嘉庆皇帝所赐。